近日,記者從省統(tǒng)計局獲悉,據(jù)河南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對全省40個縣(市、區(qū))120個鄉(xiāng)鎮(zhèn)600個農戶小麥生產成本收益調查結果顯示,2018年小麥種植收益遭遇成本增加、產量減少、品質下降、價格下跌等多重因素擠壓,收益不如上年。根據(jù)測算,全省農民種植每畝小麥的產值為939.4元,比去年減少44.4元,降幅為4.5%。扣除畝均568.4元的生產成本后,畝均收益371.0元,比上年減少68.1元,降幅為15.5%。
被調查農戶種植小麥平均每畝生產成本為568.4元,比上年的544.7元增加23.7元,增長4.4%,其中物質費用、生產服務支出、人工成本都呈增加態(tài)勢。物質費用增7.1%。被調查農戶種植小麥畝均物質費用247.5元,比上年的231元增加16.5元,增長7.1%。物質費用增加,主要由農業(yè)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帶動。因環(huán)保治理力度加大,工業(yè)企業(yè)生產成本增加,農資銷售價格上漲。生產服務費增2.5%。被調查農戶種植小麥畝均生產服務支出為161.4元,比上年的157.5元增加3.9元,增長2.5%。服務費用增加主要是農用柴油價格上漲所致。人工成本上漲2.1%。被調查農戶種植小麥的人工成本畝均為159.5元,比上年增加3.3元,增長2.1%。2018年全省小麥生產日均用工價格為72.5元,比上年增加1.5元,增長2.1%。在農村勞動力越來越緊缺的情況下,農村用工價格不斷增加,尤其在農忙時,常常出現(xiàn)一工難求的情況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