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夏季來臨,武漢生產的桃子、西瓜、葡萄等水果陸續(xù)上市。夏季氣溫高,蚊蟲較多,農藥使用強度較大,如何保證市民舌尖上的安全?近日,武漢農業(yè)檢測中心工作人員來到了武漢市蔡甸區(qū)侏儒山街道薛山村,村里種植西瓜已有19年時間。
跟隨幾位穿著白大褂的檢測人員,來到了該村兆豐蔬菜專業(yè)合作社的西瓜大棚中。炎熱的高溫下,茂密的西瓜藤里藏著一個個圓滾滾的小西瓜。村支書曾紅介紹,村里2001年開始嘗試種植西瓜,主要種植了區(qū)農業(yè)農村局從上海引進的韓國拿比特小西瓜。今年種植了800多畝,總產量20萬斤。
檢測人員隨機選擇了幾個大棚,分別在5個方位選取了5個西瓜,隨后裝進了有編號的袋子里。在合作社的農產品檢測室,檢測員用小刀把瓜皮中的白色部分取下,做快速檢測,半個小時之后,檢測結果顯示全部合格。
“農藥檢測分為定性檢測和定量檢測,果蔬主要檢測是否含有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兩大類農藥殘留。”武漢市農業(yè)檢測中心負責人介紹,這兩類農藥是高毒高殘留農藥,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、肝腎功能、呼吸功能傷害很大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果蔬里有這兩類農藥殘留,將會集中銷毀防止果蔬進入市場。此外,后期還將對果蔬進行定量檢測,檢查果蔬用藥量的多少,用了哪些農藥。
據了解,為了嚴守市民舌尖安全,武漢市嚴格執(zhí)行市、區(qū)、街道(鄉(xiāng)鎮(zhèn))、基地(企業(yè))四層檢測機制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